琉璃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经过十多道工艺的精修细磨制作而成。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这些从各朝代流传下来的琉璃制品,可见古人对它的钟爱程度。
图片1:琉璃珠
战国
高2.4厘米、直径2.7厘米
琉璃是一种低熔点、不透明的玻璃品种,在战国时已能烧制乳白、深黄、蓝紫、红、红褐等色的琉璃珠、琉璃耳琐等装饰品,因其美丽珍贵而为贵族所喜爱。深蓝色琉璃珠,嵌淡蓝色圆形琉璃斑,圆点中心为黄褐色。
图片2:碧琉璃杯
东汉 盛饮料器
高3.4厘米,口径5.9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出土。此杯系模压成型,成型后又经过抛光,淡绿色,透明,外壁饰有两道弦纹。经分析,此杯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成分相符。
大约在西汉武帝时代,中国船队从今广东徐闻和广西合浦等地出发,开通了远达南印度及斯里兰卡的海上航线。通过这条海上航线,中国的丝绸、印度的宝石、阿拉伯的香料等被运至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玻璃器皿、货币等也被运往东方各国,其中罗马帝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对汉朝合浦地区的玻璃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的合浦人从罗马人那里学会了烧制玻璃的技术,利用当地的材料,烧制出大量既不同于西方的洋玻璃,又有别于中原内地国产铅钡玻璃的钾玻璃。这件在中国出土的罗马玻璃器皿,是汉朝和西方早期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图片3:琉璃鸱吻
唐 建筑构件
残长81厘米、宽36厘米
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出土。唐代中原地区的宫殿、佛殿殿顶全用板瓦仰俯铺盖,脊上装饰黄绿色琉璃制品,正脊两端各矗立着一个高大的琉璃鸱吻,使殿宇更为壮丽。
这件折扇形的鸱吻外涂绿釉,出土于上京东城寺院遗址周围,亦应是殿顶正脊两端的饰物。
图片4:黄绿釉琉璃瓦滴水
元
前部宽22厘米、后部宽20厘米
北京市桦皮厂西部明代城墙墙基出土。这种构件安装在屋顶下沿,舌状物尖端向下,便于流泄雨水,称为滴水。这件滴水面上模印浮雕式龙纹,挂黄釉,龙的四周则挂绿釉。除此件外,北京城内曾多处出土元代的琉璃建筑构件,说明当时琉璃品的生产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图片5: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战国 魏
长18.7厘米、宽4.9厘米
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带钩呈琵琶形。中部凸起,呈弧状,底部为银托。钩首为兽首,青玉雕刻,兽首用细线刻画出圆眼、长鼻和长嘴喙,喙两侧有数道横线纹。额头正中有一花蕾纹,上斜刻小方格纹,有角。面为包金组成的浮雕兽面,两侧盘绕两条夔龙,倒向勾端,合为一首。与两侧夔龙方向相反,又蟠绕着两只凤鸟纹。脊背正中,均匀嵌入三块白玉玦,玦面刻有卧蚕纹。前、后两玉玦的中心孔各嵌入一个琉璃珠。玉玦色呈青白色,刻纹较为精细。整个带钩把金属铸造工艺和琢玉工艺结合起来,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
图片6:琉璃香炉
明
高40厘米、口径39.5厘米
江苏南京市出土。庙宇供器。圆口微侈,两侧有长方形竖耳,圆腹,圆底,下有三兽首形足。腹部一侧中央镂雕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并以绿叶相衬,两龙戏珠穿于花叶之间,龙前绿框黄地方匾,阴刻“景泰四年正月”年款;另一侧中央饰一朵盛开的葵花,两凤相背立于花丛之中,两耳分别阴刻“人张敬”“匠人乔贵”。该器釉色以黄绿为主,色彩绚丽,镂空技巧高超。
图片7:绿琉璃釉兽头
唐 建筑构件
残高26.5厘米
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出土。兽头施绿釉,张口翘舌,四犬齿尖利外露,双目圆睁外凸,两耳上卷,脑后竖三尖角。
中国古代建筑中起脊的硬山式、悬山式有五条脊,分别为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统称“五脊六兽”。古建筑为土木结构,于两坡瓦垅交汇点,以吞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有装饰美,又有护脊之实效。
当时的渤海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吸取唐朝先进文化并仿照唐长安城建造上京龙泉府。上京城宫殿、廊庑、门楼、厅阁、大族邸宅以及寺院的建筑,屋顶均铺设光亮的黄色和绿色琉璃瓦,也有普通的灰色瓦。殿堂屋脊的两端有翘起的巨大的五彩绚丽的琉璃釉鸱吻,垂脊前头配有兽头。屋檐上垂挂着沿瓦和美丽匀称的莲瓣纹瓦当,墙壁和地面上镶铺着有楚花、壮月、萱草纹的砖。其形制与做法都具有浓郁的唐风。
据国家博物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