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如何教

2023-02-28 10:12: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物保护与修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其教育方式则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相关的培训班以及部分大学开设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相关专业为主。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文保相关专业主要设立在历史学中,直至2016年在艺术学美术学类下才新增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艺术学下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同样重视文物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不可再生的属性,也要兼顾学科特有的审美属性研究。国际上现有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教学体系与技术方法都是基于西方艺术品的特性来构建的,而东方艺术是以中国艺术为核心的,如何不断探索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体系,这是这一专业在发展中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强调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匹配当下国家文化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传统产业、传统艺术拓展与社会衔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将艺术与科技融合,在保护与修复技术上实现不断创新,是艺术类高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

相关专业的教学中,要针对艺术本体传递的艺术信息和价值,从新时代、新成就、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新考验和新变革的中国视角,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对艺术作品建立全面深入的认知,把学生培养成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国际通行标准基础上,立足本民族艺术门类的修复理念和技法,服务于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学科教育标准。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跨学科、多元化为宗旨来制定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本科课程十分必要。应该将专业实践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最新学术研究进展和团队教师的学术知识成果融入到有课程体系当中,发挥人才优势,完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强化体现本专业课程特色的基础专业课和核心专业课的有机融合与优化,提高授课效率。使课程兼容文理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自然科学的分析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聘请知名学者、专家开设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东西方艺术品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以国际化的教学体系培养理论知识、实操水平、文保意识兼具的保护修复人才。

高校还可联合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机构、私人藏家等开展艺术品保护修复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展览维护、藏品点交、藏品检查、藏品修复等实践工作中,打造修复实践核心课程,以项目带动教学,教学助推科研。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与横向课题、项目,与市场需求衔接,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更好适应社会需要。同步开拓馆校、校校、产校相结合的专业培养渠道,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延续到毕业之后。

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可坚持以科研创作带动常规的课堂教学,以举办各类型展览和优秀教学成果展示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创作与展览、学院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要顺应当代艺术跨学科、跨媒介的自身发展规律,以国内特色专业教学体系作为建设标杆,以专业知识、教学资源的融合为手段,以丰富的实践教学为支撑,通过课堂内外、校际之间、高校与社会的多方联动,建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切实改革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教育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培养具有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特长、业务能力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性。最终要在发挥学科优势,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上体现专业价值,实现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长远发展。(贾鹏)

来源:中国文化报
艺术家Artist
  • 祁海峰

    祁海峰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 李明久

    李明久,1939年生,吉林榆树人,号长白山人,踏山者,别署抱山馆主,蹊园老人。

  • 刘金凯

    刘金凯号蕤山堂主,河北肃宁人,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 张立农

    任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馆长(院长),河北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汉风

    汉风,本名郝荣国,1957年生。著名国画家、美术理论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