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理想的艺术教育

2022-07-14 10:18:20 来源:美术报

艺术教育是成长教育

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在个人成长的每个阶段要求是不同的。教育研究者早就把成长教育每个阶段不同研究清楚,我把它分为三个七年。第一个七岁,也就是1-7岁的艺术教育,是兴趣培养,习惯培养,快乐的感受培养,这里涉及到简单(浅质)的快乐与通过努力感受到深度快乐的区别,人在这个成长阶段可塑性很强;第二个七岁最关键,也就是8-14岁,基本是一辈子性格,慢慢地开始确立“三观”;第三个七岁,也就是15-21岁,是前一个基础上的延伸,有关键的青春期,还有中国高考前的重负。大学教育阶段是人生教育的下游,我们首先要承认前几个阶段的重要,而后才知道第三个“7”后的阶段该怎么做?一个人成长的每个阶段不是孤立的,他(她)像河流一样,有上下游,开始影响孩子成长的是家庭,父母自身的性格和在孩子面前的言谈方式,都在每时每刻教育孩子;再是从托儿所、幼儿园开始的学校,接着才是社会的大环境。

艺术教育是成长教育中非常好的方式,每个阶段有不一样的侧重,艺术教育开始不是专业教育,是围绕人的教育进行的,当一个人有真善美的判断能力,还有高尚的审美趣味,他(她)的人生会更丰富和幸福。我们理解的未来总是以自己的当下为起点,总以为以后会越来越好。其实更多的人需要的艺术教育,是培养一种克服未来或许要经历低谷与困难的心理应对能力,是通过人生不确定性或者说不一定一帆风顺的自我救助能力。

记得《傅雷家书》里傅雷给已在英国的傅聪信中,说心烦意躁时,可以走进大自然,可以走进美术馆,而这种走进大自然与美术馆的感知能力,都是从小艺术教育的结果。最近在《行走与守望》(宁白著)散文集里,读到一则袁隆平先生年轻时候的故事。“五十多年前,袁隆平从重庆的一所大学毕业,要分配到偏远的山村,他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到了那里,你是要吃苦的啊!袁隆平回答,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学什么技术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未来有可能面临某些过不去的人生之坎时,音乐会来反哺救助,这或许才是更多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意义,而不是像美术学院、音乐学院那样培养专门人才。

培养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日常教学有大多数人的进步与一个不能少的基本要求,这个时候有很多选择。1、盯住好的几个,带动中等的和一般的;2、把中等的体量增加,形成一种学习氛围,使好的同学感受到竞争。具体教学经历中的经验是好的同学经得起批评,基础差的同学反而经不起批评,一批评反而失去了努力的热情。本科教学时间有限,四年对于第一次经历的同学来说很长,对从事教学工作的我们来说一晃而过,前些年我主要承担美术教育系的课程,美术教育系在绘画实践类的课程时间都不长,满打满算也做不到传统学科国、油、版、雕的课时量,在什么专业基础都是一次性的课时流程里,这时培养思考方式与学习方式,比技术训练达到怎样的指标更重要。

我在职业类专科院校工作过,比较下来知道像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名校的生源优势,日常教学中感受到他们只要去学或去做,深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敏感性(所谓的才华),但往往会碰到你觉得他(她)很有才华,但他(她)没有学习热情,这个时候怎么办?这时只能借助班级氛围,学习热情在本科这个阶段,靠个人力量或自我要求是没法做到的,只有靠校园的气氛和班级的氛围,还有寝室四、五个同学的学习热情。每个人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价值观的选择会影响四年里的每一天,本科教学所面对人的成长阶段,性格已经没法调整和改变了,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价值判断还有机会培养。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阅读习惯),专业学习基本技能的要求,在美术学院还有最重要审美品位。

本科教学所处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段,实际上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本科教学好像是在跟每一个生命个体争夺这样的最后机会,我们培养的是在世俗社会里随波逐流的人,还是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理想教育的方式,早在千年前的孔夫子早就说了,因材施教。现在大学的情况是老师上完课,刚认识的学生,第二次上课的班级又变了,他们是哪里人,什么性格,喜欢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了解都没有,能做到因材施教吗?现在是碰运气施教。教育本身在追求完美,于是总有遗憾,理想或许在某个个体身上闪现,永远做不到整体的理想。

近十年来看了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书,努力理解日常教学中碰到的所有事情!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智基本成熟,碰到同学的问题,基本做到讲听得懂的真话,将心比心,不讲那些被社会掏空了的话,还有理解多少说多少,把自己短板告诉同学,也告诉他们自己短板造成的原因,提供他们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努力地做,做到了;在哪些方面努力地做,做不到;还有遗憾,分析每个年龄段怎么面对遗憾的思考,在我这个年龄解决这些遗憾还有可能性吗?也告诉他们很多遗憾基本没有解决的可能性了,但为什么还会有继续努力的热情。

人的生命本身是一次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没有切身的经验可以借鉴,都是他人的经验、前人的经验,所以需要学习,正是不停地追问这些终极遗憾,于是人类会出现哲学与宗教。

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

这些年因为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开始看生命的意义和什么是幸福等方面的书,也在思考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艺术教育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慢慢知道生命的意义,不管你生命体的长短,都要有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当你感知能力越强,生命就越丰富。而这个感知力就需要教育与学习。还有快乐,容易获得的快乐是浅质的,深层次的快乐,总是在那个千辛万苦难以抵达的彼岸,被你抵达后的感受。那么教育的愉悦呢?那些学生的优秀跟你没关系,是他们自己优秀的呈现,而那些本以为要出事的学生回归正常,才感到谢天谢地,真是太好了。所有教育都是自我教育,教师作为职业,在某个阶段某个称之为学校的空间里,一个伴随者而已,小学、中学、大学,伴随的方式不同,大学更应该是一种伴随,要再以一种灌输的方式,在未来社会没有具体要求的时候,只剩下随波逐流的能力了。不管什么学科和专业,大学阶段就是在不同于中学的校园里,养成自己找靶子,自己射击的能力。

讨论问题时,我不太愿意聊“最高”和“最好”,我比较多的思考底线,比如道德底线、人性等,我们的社会已经把一些好词给对应的现实整坏了,我会为汉语词意的精准而感到担忧,因为很多词汇的边界是那么的模糊,甚至指鹿为马,又有些本应具体的名词被社会丰富的变成了形容词,比如“道德”这个词,留给教育工作者剩下可以讨论的只有底线了。当然,还会在相信的前提下努力去讨论光荣和梦想,假如师生间可以不假、大、空地聊到光荣和梦想时,那就是教育工作者最快乐的一刻。

(王犁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来源:美术报
艺术家Artist
  • 祁海峰

    祁海峰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 李明久

    李明久,1939年生,吉林榆树人,号长白山人,踏山者,别署抱山馆主,蹊园老人。

  • 刘金凯

    刘金凯号蕤山堂主,河北肃宁人,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 张立农

    任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馆长(院长),河北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汉风

    汉风,本名郝荣国,1957年生。著名国画家、美术理论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